次日晨五点,白大顺爬起来准备去果蔬批发市场买菜,迷迷瞪瞪走到门口,发现客厅里坐着一个人,顿时吓了一跳,定睛一看,竟是徐逢春。

    白大顺捂着心口问:“小徐,你这是干嘛呢?怎么起这么早?”

    徐逢春起身说道:“白叔,我想跟你一起去菜市场。”

    白大顺见徐逢春已经穿戴整齐,说道:“你这孩子可真是……行吧,那就一起去,多认识几个人也好。等你以后开始收山货,这些人搞不好什么时候就能帮上你的忙。到那时候再谈来往,那就不好看了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起下楼,白大顺说:“你先等下,咱们去拿点东西。”

    徐逢春跟着白大顺一起钻进后厨,马上就闻到一股香味儿。他吸吸鼻子,说道:“哎哟,好香!”

    白大顺笑呵呵地掀起蒸屉盖子,随即露出几十个油汪汪的大包子。他先拿起一个递给徐逢春,自己也捡了一个塞嘴里,随后掏出一沓塑料袋,戴上一次性手套,开始装包子。

    徐逢春三五口吞了包子,过来帮忙撑袋子,问:“谁这么早就订包子?这什么时候蒸的?”

    白大顺说:“你白婶三点钟起来蒸的,谁也没订,原来打算当早餐卖。你要去批发市场,我想带你认识认识那些商户。这个点儿正是最忙的时候,我估计他们都空着肚子呢,你把包子拿给他们分一分。”

    徐逢春听懂了,他白叔这是帮他送人情。

    面对这份周全,一时间,徐逢春不知说什么好,只觉得心里酸酸的。

    两人装好包子,又拎上一些塑封好的豆浆,离开小二楼,一人骑了一辆电动车,直奔县东头的美廉果蔬批发市场。

    天刚蒙蒙亮,街道很空旷,沿街商铺的夜灯都没关,红的黄的绿的,交错在一起,并不刺眼,又很温暖,将徐逢春和白大顺包裹在一团绚烂的安宁之中。

    徐逢春第一次感受山水县的清晨,湿润、微凉,是那种身处大山密林之中才会有的舒适,和山水县这个名字十分符合。

    在路口等红灯的时候,徐逢春看了看车筐里的两大兜包子,扭头说道:“白叔,我能问你个事儿吗?”

    白大顺:“什么事儿?你说。”

    徐逢春眼睛晶晶亮:“你和白婶儿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?你看,我们素不相识,我也不是本地人,就只有一张身份证能证明身份,你们就不怕我是坏蛋啊通缉犯吗?还让我和你宝贝儿子睡一张床,心太大了!”

    白大顺嘿嘿乐:“你要是个坏心眼的人,现在就不能问我这些话。我和你白婶儿当初也有落魄的时候,不比你好多少,没有贵人相助,哪能有今天。小徐啊,这世上没那么多坏人。你就当我是你的贵人吧。”

    徐逢春点点头:“白叔,谢谢你,真心的。以后,你就是我亲叔叔,小顺儿就是我亲弟弟。”

    徐逢春一脸得意:“你看看,说来说去最后还是我占便宜,让小顺儿白捡这么老大一个哥哥,又会英语又会数学,这不就是我帮过你的福报吗?”

    红灯灭,绿灯亮,两人骑上小电动,缓缓爬坡,约莫骑了二十分钟,抵达美廉果蔬批发市场。

    不同于街里的安宁,这里一片喧闹。

    几辆大卡车并排停在批发大厅前的空地上,装卸工正在往大厅里卸货,都是应季的水果,有粉红的桃子、溜圆墨紫的葡萄,还有黄橙橙的南果梨。

    白大顺轻车熟路,绕过大卡车,带着徐逢春进入批发大厅,上二楼办公区,七拐八拐找到一间简陋的办公室,推开门,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,一见白大顺,马上放下手里的文件,笑呵呵地问:“老白,你怎么过来了?”